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化 > 广州人有哪些禁忌与习俗?

广州人有哪些禁忌与习俗?

日期:2019-11-06 来源:周六天气网

  导语:想要融入一个城市,先要懂得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可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个色,成为半个当地人。在广州的老传统里有着很多的禁忌与生活上的习俗,外地人称老广“什么都吃”,那就从吃饭开始说起。

广州人有哪些禁忌与习俗?

  广州人喜欢餐前喝老火汤,不用分长幼先后,随到随饮。并且广州人无论贫与富,饭桌上可以仅仅只有一个菜,也可以有九个菜,但绝不会有七道菜,除非要办“白事”,“食七”是不好的意思。

  在吃饭前,晚辈一定要先请长辈吃饭,须由年纪最小的开始叫,长辈说“起筷”,然后大家一起说“起筷喇!”才能动筷;坐下吃饭不可随意动腿,更不能摇腿,俗话“人摇福薄”。

  在吃饭时也不可以发出声音,广州人很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打碗盘,更不能用筷子敲打碗边,老人认为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饭盆,俗话说“食饭敲钟,抵肚饿祖宗”。

  筷子掉地上要讲“筷落”——谐音快乐,是好事;打碎碗要讲“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广州与外省的“鸡不献头,鸭不献尾”的饮食习俗不同,出菜时,如果是一道切碎后仍搭成鸡的形状的白切鸡,仍需把鸡头对着长辈、主客,以示尊敬。主客在动筷时一般也会把鸡头稍稍拨偏,以示谦逊。

  上鱼时,把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味美鲜嫩。这其中还有个典故。春秋时,吴公子光想要刺杀吴王僚,伍子胥就把刺客专诸推荐给了他,但专诸平时无机会接近吴王僚。得知僚爱吃炙鱼,专诸特意去拜太和公为师。炙鱼的手艺学成后,专诸借着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是请客设宴,都需把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广州人有哪些禁忌与习俗?

  一般在吃鱼时,不会先吃鱼头、鱼眼,可以吃腩、尾、背,但不能翻转鱼身,广州人喜欢讲意头,鱼头当然是放到最后。翻鱼身不吉利,鱼可以代表船、车、屋等。

  广州人忌讳别人说他“吃完了”,因为这意味着这是最后一餐了。广州人吃完饭后不可以说“好饱”、“撑死啦”之类的话,因为老人家通常都认为,可以说饿,但不可以说饱。

  说完吃饭的事,再来茶楼看看“新鲜事”。

  烫洗餐具,是广东早茶的特点,不管酒楼的档次有多高,餐前都会让客人自己烫洗餐具。上茶时会上个瓷盆,是收集烫洗餐具用的水的。烫洗的步骤一般是:盘子放在最下面,盘上放碗,碗里放茶杯,筷子和汤匙放杯子里。用热茶浇烫筷子,茶杯水满烫杯沿,然后把茶杯内的水倒入碗中烫洗,最后烫洗盘子。不会的话,看看周边人的操作就明白了。

  倒茶也有学问,不能先到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

  “叩茶”是谢谢的意思。传说“叩茶”这一风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扮作仆人的乾隆皇帝给扮作主子的随从斟茶,随从甚是惊恐不知所措,本应该下跪叩谢,但又怕暴露了身份,情急之下,灵机一动,以食指、中指两指微屈,代表双腿,轻扣桌面来代替叩拜的礼节,这样一直传袭至今。当别人为你倒茶时,可以食指和中指稍稍弯曲轻扣桌面来表示谢意。

  传统早茶叫一盅两件,就是每人点一杯茶,两份点心。需要续水时,把茶壶盖拿起虚放着就行,有些老式茶楼还需要自己去加水。

  规矩与习俗无处不在,正是存在着这样的“边界”,广州人才会如此的团结、奋进,也更容易在传统以外的范围里形成突破、创新。

当前天气生活 养生健康 地方特产 地方文化 美食天下 天气旅游 天气资讯 天气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