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是指用于勾芡的烹饪材料,而淀粉不仅指烹饪用的材料,还泛指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还有生粉是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而淀粉则含有菱角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等多种淀粉;然后就是淀粉用途比生粉用途广,生粉适合用来勾芡,而淀粉可以用来制作蛋糕、点心、凉糕、勾芡等。
日期:2020-06-17 来源:周六天气网
上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才等来录取通知书,但有些人却利用不法手段夺取了别人的成果。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就发生了一件“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对此冒名上大学顶替者手写说明。具体冒名上大学顶替者手写说明曝光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了解冒名上大学顶替者手写说明曝光具体内容
冒名上大学顶替者手写说明曝光是怎么回事
据上海热线消息,2020年5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曾派人到山东聊城冠县调查“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在见到顶替者陈某某后,陈某某及其家人承认了冒名顶替他人上学的事情,并手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其中提到“相关入学材料由我(陈某某)舅妈(原某厂职工,现已去世)找中介代办”。
从山东理工大学提供的一份《关于做好2004级新生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中可见,入学资格审查须保证中学档案、电子档案、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户籍证明、照片材料与学生本人情况一致。
校方介绍,以上材料是由学生的辅导员老师进行初审把关,发现可疑情况须上报招生就业处复审。陈某某为何能通过入学资格审查,目前正在调查中。
事件回顾:
日前,山东冠县陈秋媛在高考“落榜”16年后,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在信息填报时赫然发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就读”过,并顺利毕业。至此,她才发现被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了。此事一经曝光,舆论哗然。
6月10日晚,山东省冠县人民政府在官方微博表示,针对媒体报道的“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责成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相关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6月13日消息,记者从冠县县委宣传部获悉,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冒名顶替者原名陈某某,生于1986年,有两个身份证号码,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无照片”于2012年8月8日被公安机关注销;另一套身份信息显示,陈某某曾将姓名改为与被顶替者同名,之后顶替他人到山东理工大学就读。
另据媒体报道,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女子陈某某,高考分数为303分(文科),比当年文科类专科分数线低243分;被顶替者高考分数为546分(理工科),超出理科类专科分数线27分,考上了山东理工大学,但录取通知书却被陈某某获取。
【上海】今明天晴好气温低 周四起小雨报到
【安徽】中东部气温开始回升 南方雨雪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