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是指用于勾芡的烹饪材料,而淀粉不仅指烹饪用的材料,还泛指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还有生粉是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而淀粉则含有菱角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等多种淀粉;然后就是淀粉用途比生粉用途广,生粉适合用来勾芡,而淀粉可以用来制作蛋糕、点心、凉糕、勾芡等。
日期:2019-11-09 来源:周六天气网
淮南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务院1984年13个较大城市之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位置
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16°21′21″~117°11′59″与北纬32°32′45″~33°0′24″之间,东与滁州市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颍上县,亳州市利辛、蒙城县交界 ,东北与蚌埠市怀远县相交。 最东端位于孔店乡东河村以东与定远县交汇之窑河河面,最西端位于凤台县尚塘乡侯海孜以西与利辛县接壤处,最南 端位于孙庙乡庙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于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线凤台县与蒙城、利辛县交汇处。
地形
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气候
淮南市是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偏高1.0℃;全年只有2月、12月较常年分别偏低0.7℃、1.5℃,其余月份均较常年偏高,其中4月较常年偏高2.8℃。冬季平均气温3.5℃,较常年偏低0.1℃,为正常年份。年高温日数28天,较常年偏多11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5℃,出现在1月23日。初霜出现在11月6日,终霜出现在3月13日,全年无霜期238天。
全年日照时数为1922.2小时,比常年偏少248.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3%,日照充足天数(日日照率>60%)180天,日照不足天数(日日照率
水文
市境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市境支流有东淝河、窑河、西淝河、架河、泥黑河等。湖泊有瓦埠湖、高塘湖、石涧湖、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等。人工河有茨淮新河。此外,还有蔡城塘、泉山、老龙眼、乳山、丁山、许桥等小型水库以及采煤塌陷区积水而成的众多湖泊、湿地,最大的为樱桃园(谢二矿塌陷区,亦称淮西湖)。淮南市水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约16%。
主要河流:
淮河 淮河由卢家沟口进入市境凤台县,流至永幸河闸口分流为二,北道北上转东环九里湾入市境潘集区,南道(又名超河)东流至皮家路入市境八公山区,南北河道至邓家岗汇流,由大通区洛河湾横坝孜出市境,东西流长51公里。
架河 原名夹河,别名驾河,因由黄家沟入淮,又称黄家沟。发源于凤台县邵集东北,后因开挖幸福沟于周庄截断源头来水,故今发源于周庄,现长27公里,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
黑河,自源头至市境潘集区古路岗,长23公里左右,河行于高地,河宽4米左右,无流域面积,至古路岗东南流,始有流域面积。再行24公里,右纳伊河左纳黑河岔,河面宽达1公里,再东南行3公里,转西南3公里至苏家嘴与泥河汇合。
泥河 自源头东南过徐圩入市境潘集区至徐桥再至刘隆集,河面宽4~10米,两岸支流多,汇水面积253平方公里;自刘隆集河面宽300米,东南流8公里,转东流7公里,左汇黑河,河面宽1.1公里。
东淝河 东淝河由瓦埠湖入市境,出瓦埠湖分流南北,南为老河、北为新河,西北向平行流过东津渡,至李嘴孜转向西流,出市境经寿县城北门西北入淮。
窑河 又称洛河、洛涧、新河,发源于定远县狼窝山,沿途汇流,入市境河面宽达4公里左右,称窑河,又称高塘湖,经上窑镇过窑河闸,西北流入怀远县境于新城口入淮,市境长17.7公里,汇水面积148平方公里。
茨淮新河茨淮新河是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上自茨河铺与颍河通,下至怀远荆山入淮,流经市境段长7.5公里,是与怀远县之间的界河,市境建有古路岗电灌站,可提水灌溉。
【上海】今明天晴好气温低 周四起小雨报到
【安徽】中东部气温开始回升 南方雨雪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