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旅游 > 一周旅游天气提示

一周旅游天气提示

日期:2020-03-09 来源:周六天气网

云南广西西部有较强降雨 游客外出需带好雨具且注意雨天路滑

受东移高原槽和低层切变线影响,本周前期,云南、四川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云南中北部和东南部、广西西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请以上地区的游客朋友们及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如需外出,请带好雨具并注意雨天路滑,平安出行。

华北东北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雨天出行需谨慎慢行

本周前期,受东移高空槽和地面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中北部和东南部、辽宁东部等地局地有大雨。

是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夏季假期出游雨天行驶注意事项:

(一)保持良好的视野:雨天开车上路除了谨慎驾驶以外,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如果后挡风玻璃有霜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霜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

(二)防止车轮侧滑: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因此,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需要转弯时,应当缓踩刹车,以防轮胎抱死而造成车辆侧滑。

(三)低速挡缓慢行驶: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无论道路宽窄、路面状况好坏,雨中开车尽量使用二挡或三挡、时速不超过30公里或40公里,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与自己车的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需停车时,尽量提前100米左右减速、轻点刹车,使后面来车有足够的应急准备时间。

(四)注意观察行人:由于雨中的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还为了赶路横穿猛拐,往往在车辆临近时惊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机措手不及。遇到这种情况时,司机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

针对近期南方地区有较强降水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们所造成的伤害,雨天出行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的技巧。

雨天旅途游客安全守则

1.暴雨来临前选择地势较高位置避雨

乌云压顶,暴雨来临前请找好一个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2.暴雨开始时若所处地段危险报告位置

如果暴雨已经开始,自己所处位置危险,尽可能联络家人,告知你的具体位置,以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方便救援。

3.如果路面水浸时站立安全处勿贸然涉水

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部分井盖被掀起但行人难以察觉,宁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试图过水。

4.暴雨伴随雷电时手机关机扔掉带金属雨伞

暴雨伴随雷电时,注意防雷。若正在马路上淋雨,请把手中的雨伞扔掉。此外,在室外时切勿使用手机。

5.不倚靠路灯杆、信号杆,避免与含金属物体接触

雷雨天气出行,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空调室外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部分接触。可选择一处地势较高的位置避雨。

6.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保持距离避免触电伤害

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有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而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

如果发现电线断落在水中,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标记,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警。一旦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此时应单腿跳跃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越电线时触电。

7.留意外界动向警惕泥石流等灾害

暴雨持续的话,及时评估藏身之处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地区,请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动向,以方便随时更换躲避的场所。

8.注意墙体结构远离不牢固围墙

远离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还有建在山坡上的围墙,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旁边,比如广告牌。

长江中下游有明显降雨过程 身处山区的游客需防范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本周中后期,江南中北部、江淮、江汉、黄淮南部及西北地区东南部、云贵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以上地区近期因降雨频繁,部分山区多有零星坠石发生,自驾车出行的游客朋友们驶入山区公路时需谨慎驾驶,平安出行。

暴雨天行车注意事项及地质灾害预防提示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遭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怎么办?

1、滑坡来临前,山坡和周围事物有哪些变化?

专家:滑坡裂缝是滑坡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伴生现象,不要认为山坡出现裂缝为正常现象而不在乎。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往往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其水平扭动的裂缝走向常与斜坡走向直接相交,并较为平直。岩质滑坡裂缝的展布方向往往受到岩层面和节理面的控制。当地面裂缝出现时,已经暗示该山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了。

滑坡到来前还有许多前兆,应正确辨别。当斜坡局部沉陷,而且该沉陷与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较厚的人工填土无关时,将有可能发生滑坡。此外,预示将有可能发生滑坡的现象还有:山坡上建筑物变形,而且变形构筑物在空间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泉水、井水水质混浊,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渗水或出现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现象;地下发生异常响声,同时,家禽、家畜有异常反应。

暴雨黄色预警:湘赣浙等局地有大暴雨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2、当山体崩滑时应该怎么办?

专家: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当滑坡发生时如果正在滑坡的山体上,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发生滑坡后,要迅速撤退到安全地带,可以马上参与营救其他遇险者。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免第二次滑坡的发生。在抢救被滑坡掩埋的人和物时,应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从滑坡体的侧面进行挖掘,先救人,后救物。

3、泥石流到来前有何征兆?

专家: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所以,不要在暴雨时在山谷中行走。暴雨过后山谷中若出现雷鸣般的声响,预示将会有泥石流发生,不要对这种声响不在乎。

4、泥石流来临时应该怎么办?

专家:要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千万不要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或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泥石流发生时,安全的高地是最好的避灾场所,要迅速往两侧高处转移,越高的地方越安全。

灾后食品不足时,应适量进食来维持生命,若食物已经短缺,应一边寻找山果等充饥,一边等待政府救援物资。水源受污染时,应立刻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以免发生中毒现象,可以收集雨水饮用。

避免被“雷”到!教你雷雨天气旅途防雷秘笈

避免被“雷”到 教你防雷秘笈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目前正值夏季,全国多地已进入雷雨多发期,市民要提高预防雷电意识。为避免被“雷”到,小编搜集了一些防雷秘笈和遭受雷击伤害时的应对措施。只要正确掌握,并保持平静的心态,雷电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可怕。防雷时首先要切记:金属和水是优良导体,无论在户外还是室内,打雷时都应避免接触金属和水。

户外篇

在户外时,要远离开阔场地、大型广告牌和天线铁塔;不要到孤立的大树下、电线杆、塔吊下避雨和拨打手机;不要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铁路边;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等,更不要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金属器物扛在肩上,以免让自己成了“避雷针”。

同时,打雷时要保证自己“低”一些“矮”一些,不要站在山顶和建筑物顶部,不要靠近孤立的烟囱和大树,不要骑自行车、开摩托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在雷雨天气,不要进行钓鱼、划船、游泳等和水有关的活动。

如果遭遇雷雨,最好躲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里,或有金属顶、金属舱的空间里,比如汽车,汽车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们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如果全都没有,应尽快躲在低洼处,两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膝盖,手臂不要碰地,切忌躺在地上。

此外,如在雨季户外旅游,出门最好穿着橡胶运动鞋,携带轻便绝缘的雨衣,身上尽量不带钥匙等金属饰品;不在山顶、高丘或空旷的地面安营,山洞里避雨尽量不要选择呆在洞口,户外遭遇雷电天气时应尽快关掉手机,不要站在树林边缘、巨石周围,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同时要避免挤在一起或手牵手。

避免被“雷”到 教你防雷秘笈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雷击后的抢救方法

头顶电闪雷鸣的时候,说明雷电距离自己很近,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一旦被雷击中,对人体造成三种危害: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心脏停止跳动;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神经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或肌肉闪电性麻痹。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被雷击中者通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假死”的现象,要立即做现场抢救。“假死”后及时抢救的时间越短,复活的概率越高。有些人认为,被雷击中的人体内还有电,而不敢去触摸他,导致抢救时间被拖延。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人被击中之后,人就做了导体,电流已经进入地面,其身体不会带电。

如能及时抢救,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抢救时,只需将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胸外按压。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时机而致病人死亡。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雷击还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再用干净布块包扎,送医院治疗。

当前天气生活 养生健康 地方特产 地方文化 美食天下 天气旅游 天气资讯 天气常识

热门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