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是指用于勾芡的烹饪材料,而淀粉不仅指烹饪用的材料,还泛指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还有生粉是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而淀粉则含有菱角淀粉、绿豆淀粉、小麦淀粉、甘薯淀粉等多种淀粉;然后就是淀粉用途比生粉用途广,生粉适合用来勾芡,而淀粉可以用来制作蛋糕、点心、凉糕、勾芡等。
日期:2020-02-05 来源:周六天气网
11月23日,“柴达木盆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等因素,使得柴达木盆地内多个湖泊面积增加,同时种种迹象也表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气候暖湿化趋势更为显著。”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刘宝康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柴达木盆地虽然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干旱少雨的人居环境与“聚宝盆”的称号相去甚远。当地人说,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种活一棵树,比养一个娃还难。
据刘宝康介绍,根据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柴达木盆地除位于茫崖地区的尕斯库勒湖之外,哈拉湖、托素湖、小柴旦湖、大柴旦湖、可鲁克湖、都兰湖、黑海、阿拉克湖等湖泊面积均有增长。
其中,湖泊面积增加最为显著的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大柴旦地区的小柴旦湖,该湖泊1976年面积仅为40.4平方公里,如今增长到了103.94平方公里,达到近42年来最大值。与此同时,位于德令哈东北部的哈拉湖面积增加625.06平方公里,与过去13年同期平均相比,面积扩大了18.59平方公里。
“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是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气候变化最为明显。”刘宝康分析称,以海西州德令哈2017年5月至9月的气象数据为例,除5月降水减少外,6月至9月都是上升趋势,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降水增加了9成,8月增加了1.93倍。
刘宝康表示,近年来,随着当地植被的恢复,柴达木盆地的水分蒸发也明显减少,让柴达木盆地的气候逐渐宜居,这也充分印证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向暖湿化转型,而它也是整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地区之一。
【上海】今明天晴好气温低 周四起小雨报到
【安徽】中东部气温开始回升 南方雨雪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