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常识 >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日期:2020-07-16 来源:周六天气网

导语:作为一年中气候最炎热的节气,养生方式自然也和其他节气不同。很多人可能会在这段时间盲目的解暑降温,但这样对身体伤害非常道,需要用健康手法小暑才行。那么,大暑节气养生原则是什么呢?以下为您介绍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大暑养生

1、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3、增加清热解暑

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4、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大暑节气养生原则  八大大暑养生须知小知识

大暑节气养生

5、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6、注意起居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

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

此外,大暑时气温高,比较炎热,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适当的睡午觉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7、适当运动

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天气炎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进食冷饮,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8、精神调养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静心养生”的原则。

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想了解更多大暑节气知识内容,请进入》》》》》》大暑节气专题 

       了解更多,请看》》》三伏天专题

  相关推荐:

暑是入伏第一天吗 大暑是进入伏天了吗

2020大暑过后几天凉 大暑之后还要热多少天

大暑节气适合吃什么 大暑饮食养生三宜四忌

2020大暑多少天 今年大暑起止时间什么时候

大暑节气诗词鉴赏 关于大暑节气四句的古诗

描写大暑的4句诗句 大暑时节关于荷花的诗句

2020过了大暑还热吗 大暑过后会凉快吗

过了大暑还热吗 一般大暑过后还要热多久

关于大暑的俗语 与大暑有关的谚语或俗语

关于大暑最著名的古诗 大暑节气经典诗词及含义

小暑大暑处暑是什么意思啊 小暑大暑处暑哪个最热

大暑和小暑的区别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当前天气生活 养生健康 地方特产 地方文化 美食天下 天气旅游 天气资讯 天气常识

热门景点推荐